欢迎访问摩美得制药——摩美得健康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医药新闻
药物大品种成本土药企巨头并购关键
2018-06-1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388

手机阅读

导读

“中国的制药行业正向成熟市场迅速靠近,未来一两年内如果出现10~20起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我不会惊讶。因为一致性评价的原因,药物大品种在并购的逻辑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前,罗兰贝格制药与医疗业务合伙人林江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5月,三起大规模医药并购落下帷幕,这三起巨头药企的并购背后,本土制药企业对优质药物大品种的渴求跃然纸上,随之而来的,是交易量的逐年上涨以及交易价格的水涨船高。

一天抛出30亿

5月21日,上海医药(25.850, 0.30, 1.17%)(601607.SH)(下称“上药”)发布公告,宣布出资1.4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15亿元)收购武田瑞士全资子公司TakedaChromoBeteiligungsAG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6.34%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上药持有的天普股权将由40.80%升至67.14%,实现绝对控股。也在同一天,另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海南海药(12.890, 0.00, 0.00%)(000566.SZ)的重组方案正式出炉,公司拟作价逾21亿元购买奇力制药100%股份。

短短一天之内,30亿资金抛出,两药企被并购。

事实上,5月以来,医药行业的大规模并购重组数量就呈激增之势。5月18日,华润医药(03320.HK)集团公告将通过购买部分股权,并以现金或资产增资的方式,实现对江中药业(25.300,0.00, 0.00%)(600750.SH)的绝对控股。根据江中药业集团2017年年报,江中药业全年实现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非处方药业务营收14.57亿元,占比高达83.4%。在江中药业的产品版图中,江中复方草珊瑚含片、江中健胃消食片、江中亮嗓为其拳头产品,健胃消食片的市场份额达到70%,居行业首位。业内人士分析,华润借此不仅将会获得数个优质大品种,还将进一步增强自营产品的江西地区区域优势。

“未来中国的制药行业还会进一步整合,并购的窗口期开启,这样的大规模并购还会持续发生。”林江翰表示,“另一方面,本土医药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也正成为新的趋势。”

在他看来,此轮并购潮中,有优质品种的标的成为了争夺热门。上药的一位内部人士此前对媒体记者透露,按照上药目前专注大品种的战略,在近几年,并购仍将以品种为主,“主要是看这个品种在它的领域价值有多大,比如是不是独家品种,在整个市场的这个领域中有没有机会、占多大市场份额、成长性好不好等几重因素。”该内部人士透露。

以此次上药对天普的并购为例,天普的两大核心产品“天普洛安”和“凯力康”分别是超10亿和3亿年销售规模的大品种。而一直以来践行“大品种”战略的上药目前共有28个全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产品,其中1个超过8亿品种,5个超4亿品种,天普的加入将直接催生上药超10亿大品种的诞生。

而同一天被海南海药并购的标的对象奇力制药,亦拥有诱人的药物品种线:旗下包括108个药品品种合计216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列入全国或地方医保目录的品规达184个,其中列入全国医保目录的品规135个。

“一致性评价将会进一步推进医药行业之间的整合,而这种整合很多都是通过并购重组发生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强者更强。”林江翰表示,“像华润、上药、国药这样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实现自身产品线的扩张,例如华润此次对江中的并购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其中成药的产品线,完善其保健品的渠道。”

在林江翰看来,近两年,国内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包括一致性评价、医保压价在内的众多因素对药企短期的影响严重,过去依托单一品种实现大幅盈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因此国内药企瞄准海外并购也是希望借此拓宽企业的盈利途径。

品种争夺蔓延至海外

在普华永道思略特医疗业务合伙人孙超眼中,这种以品种争夺为并购逻辑的案例并不仅仅发生在本土药企之间的相互并购中,放眼于海外市场,好的品种也一样成为各大本土药企争夺的对象。在他看来,一些在跨国制药企业中处于产品线后端的产品,放置到国内,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外资药企手上有产品,但有时这些产品并不在重点领域,对于它们而言市场推广也需要资源,单纯进行中国市场的渠道开发成本不小。而本土制药企业具有药品在国内销售的能力,品种买回来后就可以对这些药物的价值进行二次开发,价值可以体现出来。”孙超说。

5月8日,有本土医药圈“全球买手”之称的港股上市公司绿叶制药(02186.HK)宣布以5.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7亿元)获得阿斯利康思瑞康及思瑞康缓释片的许可权利。思瑞康及思瑞康缓释片是由阿斯利康研制的具有抗抑郁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1997年7月首先在英国上市,同年9月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在中国于2001年上市。公开资料称思瑞康曾经是阿斯利康的第二大畅销药物。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上市,处方人数超过1000万。

事实上,尽管思瑞康曾是阿斯利康旗下处方量超过1000万的畅销药物之一,不过作为一个成熟品种,在失去专利保护后,其销售滑坡几乎不可避免。但在绿叶看来,思瑞康2009年入国家医保目录,其缓释片2017年通过谈判进国家医保目录。尽管思瑞康普通片的专利已过期,但缓释片在部分区域依然是独家品种,在部分市场还处在专利保护期。更重要的是,缓释片存在制备工艺壁垒和临床数据保护期,即便在已失去专利保护的市场也保持了很好的市场格局。

根据阿斯利康提供的数据,此次绿叶制药所收购的51个指定国家和地区思瑞康系列产品销售总额约为1.48亿美元,扣除制造成本和销售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约为1.1亿美元。其中,思瑞康普通片2017年销售额约为8500万美元,缓释片约销售6300万美元。

“以去年1.1亿元营业利润计算,交易对价不到5倍,估值非常合理。”绿叶制药副总裁姜话在其后的投资者交流电话会议上表示,“阿斯利康的战略重心转移导致其在思瑞康的市场推广费用投放并不积极,部分市场的潜力并未得到挖掘。我们认为思瑞康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未来仍有不错的增长前景。”

 

对绿叶制药来说,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业务布局四大重点领域之一,目前该领域为公司贡献10%以上的销售额,收购思瑞康后可进一步丰富绿叶制药现有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的组合,除了占据中国市场,更可以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有望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占到集团收入的30%。

本土药企海外并购聚焦产品不仅仅绿叶一家,2017年,三胞集团就曾因为宣布收购美国生物医药公司Dendreon100%股权而轰动一时,Dendreon为全球首个前列腺癌细胞免疫疗法Provenge的拥有者,尽管三胞集团并非医药企业出身,但这却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美国原创药物,而8.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的收购金额也创下中国企业在美金额最大的药品收购纪录。

“中国本土制药企业‘出海’收购产品的热潮仍会持续,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产品,这样的品种收购可以比较快地补足自身产品线的短板,毕竟依靠自身研发没有那么快见效。”孙超说,“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集团,在创新药投入产出比日渐降低的背景下,聚焦核心治疗领域,几乎成为制药巨头共同的选择和投资逻辑。”

KEYWORDS:制药行
分享
相关文章
摩美得健康网 本站信息不能代替医师的建议或作为诊疗的依据,请遵医嘱以保证用药安全。
© 2015 摩美得制药  咨询电话:029-33150041  33150095  传真:029-33250303